1062 太平盛世谱新章
作品:《大明疯皇》新年伊始朱由校便有点头大了,因为永盛朝的第一次科举就要开始了。
这科举考题怎么出?
内阁首辅邹维链是按惯例来问他最后一题,他却是怎么都想不出来。
没办法,以前这题都是泰昌出的,他可没管过。
他苦思无果之下,只能命王承恩这个伴当去请先皇了。
这会儿泰昌正带着太子朱慈烺在京城周边到处逛呢。
不过他们并不是在游玩,他们是在实地考察,准备定下扩建京城的计划。
这个本是泰昌当初给太孙朱慈烺定下的考验,不过,考虑到京城的扩建关乎整个大明的发展大计,他还是有点放心不下。
没办法,他不能真把挑子一撂不管大明今后的发展了。
万事开头难,他总得给人家起个头才行。
没想到京城的扩建计划还没定下来,王承恩却有找上来了。
这科举考题竟然还要他出!
御书房中,朱由校还是恭敬的站在一旁,浑然没有把自己当新皇。
泰昌却是皱眉道:「你既然已经继位,那就要挑起重担,不要什么事都指望着我来帮忙。」
朱由校闻言,不由尴尬道:「父皇,儿臣这不是实在想不出来吗,还请父皇教诲。」
泰昌闻言,不由无语。
难怪有王不见王这一说,这两个皇帝在一起,称呼都乱套了。
他无奈的纠正道:「你不是臣了,你是皇帝,应该自称朕。」
朱由校连忙点头道:「朕,明白了,父皇,您就教教朕吧。
这科举考题到底怎么出啊?
朕这脑子里就跟一团浆糊一样,实在想不出来。」
唉,行吧。
泰昌想了想,这才细细解释道:「科举考题怎么出关键就看你想要什么样的人才。
你出的考题就是方向,考生自然会去细细领会。
这跟后面的取士、排名也有很大的关系,考生领会了你的意图那才能金榜题名。」
这个朱由校其实也知道,问题,他就是想不出来,这考题怎么和实际需要联系到一起。
他仔细想了想,这才小心的道:「父皇,您的意思,这次出个类似盛世之治的考题吗?」
对啊!
泰昌颇有些莫名其妙道:「你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我呢?」
朱由校又尴尬道:「朕实在是不知道这考题从哪里取啊。」
这个还不简单吗?
泰昌无奈道:「这考题已经没有什么限制了,你想怎么取就怎么取啊。」
正是因为没有限制了,我这脑子里才一团浆糊啊!
以前还好点,想办法去《四书五经》里抠个考题出来就行了,这会儿他都不知道往哪里抠。
朱由校皱眉沉思了一阵,还是小心的道:「父皇,要不这次还是您来出这个题吧,朕好好领会领会,下次应该就会了。」
唉,行吧。
泰昌仔细想了想,随即问道:「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你知道吧?」
朱由校连连点头道:「朕知道,这个出自北宋名臣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
泰昌不由摊手道:「这不就行了吗,你都知道,考生能不知道吗?」
朱由校不由恍然道:「父皇,您的意思,就以这句为题?」
泰昌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对,文科最后一题就来个政通人和,理科最后一题就来个百废俱兴。
考生知道出处就应该知道你的意思了,现在大战刚刚结束,需要的就是滕子京一般的人才。
怎么政通人和,怎么百废俱兴,能说出个所以然来的就可取士。」
这考题好像还真不难出。
朱由校不由连连点头道:「朕明白了。」
泰昌闻言,直接起身道:「行了,这位子还是你来坐吧,我定下京城的扩建规划之后就该享清福去了。」
说罢,他就要往外走。
朱由校却是忙不迭抬手道:「父皇,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请您帮忙定夺。」
还有事啊?
泰昌不由好奇道:「什么事?」
朱由校连忙解释道:「是这样的,父皇,德辉建议扩充禁军,您觉得怎么样?」
扩充禁军?
泰昌闻言,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凝重之色。
他明白邹维链的意思。
这会儿东南西北四大营皆有五十万精锐,还有南洋营和东南营也都是五十万。
也就是说,大明四境足足有三百万大军,而这会儿禁军才十来万。
这样的确不行,当皇帝的不能比个当总督的兵还少。
想到这里,他缓缓点头道:「嗯,这个问题的确很重要。
这样吧,南洋营和东南营都解甲归田,就地屯驻,禁军扩充到一百万。
这样一来,大明的总兵力还是三百万左右,完全不会增加朝廷和内库的负担。
而且,京城正好要扩建,我们可以把东南西北四个兵马司的营地建到城墙外面,城里只留二十万禁军精锐。「
禁军扩充到一百万?
朱由校想了想,还是尴尬的道:「父皇,禁军扩充到一百万倒是没有问题了,问题就是,我们哪里去招上百万人马呢?」
这个!
四大营精锐还不能动,直接抽调南洋营和东南营人马也不行,上哪儿招这么多禁军呢?
泰昌仔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禁军就以忠烈之后为主体组建吧,凡是埋骨大明忠烈之地的,其家人都迁到京城周边,其后人都编入禁军。
这样既方便他们祭拜也能保证禁军的忠诚度。」
大明忠烈之后?
朱由校想了新,还是尴尬的道:「父皇,现在埋骨大明忠烈之地的将士好像才十多万啊,而且兵部上报的后续规划全加起来也不到五十万,这一百万怕是凑不出来啊。」
你不能还是什么都按我说的办啊!
你都是皇帝了,有点主见行不行?
泰昌无奈的解释道:「主体是大明忠烈之后就行了,至于剩下的可以在所有屯卫里面选拔,挑选年纪青一点的,大概十五六岁左右的,聚集过来好好操练几年就没什么问题了。」
好吧,这下是真没什么问题了。
年节过后,科举就要开始了,数万考生齐聚京城,整个京城顿时变得热闹无比。
没想到,这个时候还有来凑热闹的。
各个属国的国王、酋长、大长老什么的竟然如同越好了一般,陆陆续续赶了过来。
他们名义上是来恭贺新皇登基,同时参观一下大明科举的盛况,泰昌却感觉,这帮家伙就是来抢人的。
因为祖玛、亚特兰蒂、乃至阿素祖等人赶过来之后都跑去找新皇永盛要人了。
这帮家伙,动不动就是几千几千的要,大明哪里来的这么多进士?
这几年大明是在不断增加秀才和举人名额,但这次报名来参加科举的举人总共也就四万多啊!
各个属国需要的进士数量加起来都超过一万了,大明本身也急需大批进士填充到新开的疆域去治理地方,他们还想一次性增添上万进士就好呢。
难道,这一届来个二取一?
这样肯定不行,以前的取士比例可是二十取一,也就是二十个举人里面选取一个进士,后面虽然慢慢有所增加,不过取士比例最高的上届也只是十取一,二取一那简直就是滥竽充数啊!
问题,人家属国国王亲自跑过来要人,不给好像还不行。
这可是加强双方关系的好机会,也是推广大明文化的好机会,白白错过了就可惜了。
朱由校又头大了,泰昌却是很快就有了新的想法。
这天,他又回到了皇宫之中。
不过,这次是他主动来找新皇永盛的,而且他把太子朱慈烺、信王朱由检、良王朱由枫、老丈人吴养春,还有程嘉烁、徐尔爵、郑芝龙、盛怀宣等大明钱庄和大明西洋商号的股东和董事全招过来了。
还有徐光启、毕懋康、王徵、宋应星、孙元化等等在大明钱庄和大明西洋商号有股份的勋贵一股脑全招过来了。
还有大明医药的代表李树初、赵白云等等。
这一下,就连文华殿的会议室都坐不下了,他还是老办法,让人在后面添了两排椅子,这才让众人都坐了下来。
他还别出心裁的想了个法子,跟新皇朱由校坐了个对面,这样看上去好像就是两个主位了,倒是省了新旧皇帝排位的尴尬。
问题,他招这么多人过来干嘛呢?
大家坐下来之后都有点懵了。
泰昌却是不慌不忙的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今后大明怎么发展的问题?」
这个大家自然多多少少都考虑过。
不过,两边的人都没有开口,他们都一致看向对面的永盛。
毕竟这是当今皇上,他没开口,大家可不能开口。
朱由校见状,无奈开口道:「这次科举的取士选拔的就是这方面的人才,相信这批进士走上仕途之后大明应该能发展起来吧。」
泰昌微微点头道:「嗯,你这是朝廷层面的,我们还得考虑一下民间或者说整个大明整体的发展。
这会儿大明钱庄和大明西洋商号发展的还都不错,不过,大明钱庄还是带有衙门性质,大明西洋商号主要还是做买卖的,并不生产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所以,我们还得组建几个类似于大明医药这种专业的大商号或者说大公司才行。
这样才能推动大明整体的发展。」
专业的大商号或者大公司?
众人闻言,还是有点懵。
这突然间谁能想到什么专业的大商号或者大公司呢?
泰昌见状,只能举例道:「比如说造船,我们以前是以造战舰和战船为主,现在天下都太平了,自然不用再拼命造战舰和战船了。
我们只需保留武备城造船厂,用来研发和建造新式战舰就行了。
其他诸如金陵船厂、东番船厂、新马城船厂我们可以合在一起,组建大明船舶公司,专门用来建造民用舰船。
比如专门运货的商船,专门捕鱼的大型渔船,专门载人的客运大船等等。
这样一来,民间的船多了,水运就方便了,整个大明发展起来是不是就更快了?」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
众人闻言,不由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朱由校更是颇有兴致的道:「父皇,您觉得我们应该组建几个这样的专业大商号或者大公司呢?」
这个就多了。
泰昌细细捋了捋顺,这才细细解释道:「我们要根据发展的需求来组建这样的大公司。
比如,蒸汽机械,要想整个大明快速发展就必须把民用蒸汽机械尽量研发
推广开来。
你们应该也知道原来的手工织布机和现在的蒸汽织布机有多大的区别,可以说,一台蒸汽织布机比十来个人没日没夜的干效率还要高。
我们把蒸汽织布机推广开来之后整个世界的布匹市场是不是差不多就被我们占领了?
这布匹市场占领之后很多商户和织布相关行业是不是就慢慢发展起立了?
所以,这个蒸汽机械对大明的发展相当重要。
这次京城的扩建规划里面,南面的房山、大兴就要建很多的蒸汽机械厂。
我们可以先大量生产现有的蒸汽织布机、蒸汽挖掘机、蒸汽犁田机,乃至蒸汽火车和蒸汽汽车等等,后面我们还可以根据发展需要在各个研究院设立新机械的研发项目,研发完成就建厂投产。
这些工厂我们都可以合到一起,组建一个大明机械公司,统一管理。
还有,货运和客运也很重要,而且民间还没有什么商户能组织遍布整个世界的货运和客运公司。
所以,我们还得组建大明远洋航运和大明铁路运输这样的大型公司,来满足货运和客运的需求。
另外,矿产和渔业资源我们也不能浪费了。
我们还要组建大明矿业和大明渔业,专门来采矿、冶炼、捕鱼。
现在的规划大致就这么多了,你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没?」
这就已经够多的了,大家哪里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朱由校想了想,又问道:「父皇,这些公司谁来负责管理呢,收益又怎么算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
泰昌当即解释道:「这个收益分配要根据投入比来算,我们要组建的都是超大型的公司,民间商户肯定是投不起这个钱的。
现在有能力投这么多钱的也就是大明钱庄、大明西洋商号,还有内库。
后面要组建的大公司我们暂且不论,这一批组建的公司就由大明钱庄、大明西洋商号和内库出资吧。
你们三兄弟,一人出三成多,分红利就一人分三成,剩下一成则分给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
比如,大明远洋航运,这个就交给飞虹来操办,他就占一成的红利。「
郑芝龙闻言,不由激动的道:「多谢皇上恩典。」
怎么说话的?
我现在已经不是皇上了!
不过,在场的众人倒也没觉着有什么不妥,甚至就连真正的皇帝朱由校都没当回事。
泰昌干脆也当什么都没发生一般,微微笑道:「飞虹,成功和妍儿好像挺合得来的,我们接个亲家吧。」
哎呀,太好了。
郑芝龙连连点头道:「好好好,多谢皇上恩典。」
接下来大家也懂了,凡是负责组建和管理新公司的那都主动跟泰昌攀了个亲,让自家继承人娶了个公主。
这样一来大家等于就是一家人了,合作起来也方便。
泰昌把新公司组建的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又郑重的介绍道:「接下来就是京城的扩建了。
我和烺儿商议了一下,规划已经定好了。
京城南面的房山和大兴就专门建大型机械厂。
京城西面的西山一带则专门建武器装备加工厂。
京城东面到武备城一线原有的民间工厂我们就不去动了,另外我们再建一些商业街、住宅区,再多招些商户来建厂生产日常用品就行了。
京城北面则建成接待属国使团和文人墨客聚会的风景区。
这一次正好各个属国的国王什么的都来了,整个大明的举人也差不多都来了,我们就先集中人力物力来建北面的风
景区。
然后举办一些比赛什么的,吸引一下人流,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游玩的好去处。
你们可别小看了这游玩,如果游玩的人多了,那也是一大收入来源。
毕竟,游玩的人也要吃饭,要住店,甚至还要买点特产什么的。」
呃,游玩也是一大收入来源?
这个八字还没一撇呢,暂且不论。
朱由校又忍不住问道:「父皇,这些属国的国王和大酋长什么的都问朕要人,怎么办?」
这个泰昌早就考虑好了。
他不假思索道:「你开个恩科吧,新皇登基开恩科的先例有很多。
不过,这次的恩科取士跟以往还不一样。
会试结束之后你便让礼部贴出告示,凡是愿意去属国为官的举人都能名录恩科榜,赐同进士出身。
这些进士如果在属国干出成绩来了,也能调回大明本土任职。
至于正常的两榜进士殿试过后还是按正常流程安排官职。」
这恩科开的,那也是前无古人啊!
会试过后,落榜的考生大多都喜疯了。
他们都以为这次落榜之后就只能再等三年了,谁知道,新皇还来了个恩科榜,而且,只要愿意去属国任职就赐同进士出身!
大半落榜考生那都选择了去属国任职,毕竟,同进士出身那也是进士啊!
会试和殿试期间,京城北面也在大兴土木,飞速打造风景区。
一个多月的时间之后,京城北面便变了模样,处处楼台亭阁不说,还有酒肆茶馆,接待各国使团的馆舍那更是多如牛毛,甚至,泰昌还命人修建了一个巨大的书法馆和绘画馆。
殿试结束之后,京城各处便贴出告示,大明钱庄、大明西洋商号、大明医药、大明船舶、大明远洋航运,大明渔业、大明矿业、大明机械等联合出资,大明礼部主持,开展第一届大明书法大赛和绘画大赛。
两场大赛的奖金那是吓死个人。
书法大赛和绘画大赛的第一名那都是十万两!
第二名到第十名依次递减到一万两,第十名到第二十名那都是五千两,第二十名到第一百名还有一千两!
这一下聚集到京城的读书人都喜疯了,甚至很多在职和致仕的官员都报名了。
京城的老百姓闻讯,那也是高兴的不行了。
毕竟这会儿还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读书人写字作画一般人还看不到呢,更何况是这种奖励惊人的竞赛,那不知道能看到多少神作。
几天的报名过后,第一届大明书法大赛和绘画大赛便开始了。
这两场大赛的赛制跟后世的竞赛差不多,还分初赛、复赛和决赛。
书法比赛的初赛就是每人写一首唐诗,复赛就是每人写一首宋词,决赛则是每人写一首前朝比较出名的文章。
绘画比赛的初赛就是画花草树木、复赛就是画人物动物、决赛则是画山水城廓,可以包含花草树木和人物动物等等。
比赛的评委那就是礼部组织的在京官员。
赛程也跟后世差不多,一场场轮流来。
只不过,比赛的场面就跟后世不一样了。
这次书法大赛和绘画大赛报名的人数都超过了一万,后世可没有这么大规模书法竞赛和绘画竞赛。
而且,后世的竞赛观众还不能进场。
泰昌组织的和两场大赛观众还都能走进比赛场地,隔着精美的围栏近距离观看参赛的文人挥毫泼墨。
甚至四周的观赛区域那还都布置的如同茶馆一样,如果看累了还可以回来坐下喝杯茶
,吃点精美的糕点什么的。
如果觉得走得累,还可以用望远镜在上面扫视整个赛场。
硕大的赛场,同时上千人挥毫泼墨,观众数量更是达到数万,那场面之壮观,直接把属国国王什么的都惊呆了。
说实话,书法和绘画达到了一定的境界,看起来那也是种享受。
这种比赛在休闲娱乐活动不多的时候还是相当吸引人的,不管是属国国君、普通老百姓那都看得如醉如痴。
这一届还正好有许多的书画大家,比如毕懋康、王铎、傅山、文震孟等,那都为了助兴,亲自下场,挥毫泼墨,不知道留下了多少佳作。
后面,大明书法大赛和绘画大赛也是越办越大,越办越红火,不知道多少商号公司出资赞助,惊人的奖金也不知道引来了多少文人墨客。
泰昌之所以组织这样的大赛那也是为了让老百姓茶余饭后能有点事干,搞活一下气氛,彰显盛世的风华。
他这一番抛砖引玉之下,后面的大赛那是越来越多,什么跑步、骑马、射箭、蹴鞠等等,那也是越办越红火,老百姓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大明盛世就此开启,他也放下一切,带着老婆孩子开始到处游玩,享受起盛世的繁华来。
1062 太平盛世谱新章